皮肤科外用药的使用

发布时间:2017-04-27 14:45:28 阅读:713

在窗口经常会被一些患者问到药膏怎么用?一天擦几次?白天用还是晚上用比较好呢?有些老人家经常会说痒就搽了,不痒就不搽了。有些家长拿到药膏就直接往还在地上玩耍的孩子身上搽药;有些患者搽药是擦上厚厚的一层,认为这样会比较快好,其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。我们应该更多地了解合理而正确地使用药物方法,对解除患者疾苦,减少毒副作用,使药物能充分发挥疗效都是至关重要的。
一、皮肤外用药物前的皮肤准备:
(1)一般涂搽药物前应先用温水清洁皮肤。
(2)清洁局部涂药处,不宜用热水和肥皂,以免使局部更受刺激;一般的混悬剂如振荡洗剂用温水冲洗;糊剂或其他脂肪性药物,可用植物油或液状石蜡轻轻清洁拭净;粉剂并已干燥硬结者,可先用温水浸泡后再揩去。
(3)用药前,除了要清洗患部外,对于痂皮,应先消毒并用食物油软化后拭去;对脓性分泌物多的患处,应先用生理盐水清洗后再涂药;皮损处若见直径大于0.5cm的水疱,要以消毒空针筒抽出内容物,保留疱壁;有毛发的部位用药前,应先剃去毛发,然后在上药。
(4)患处表面脓性分泌物较多时或创面较大时,可先用聚维酮碘浸湿棉球清洗或用1:5000高锰酸钾(对于规格:0.1g即1片加500ml温水)清洗后,再选用适当的药物外搽。
二、皮肤外用药的给药技巧:
1、使用方法应正确,比如混悬剂(炉甘石洗剂),用前先摇匀,日涂多次;湿敷应用6~8层纱布,纱布取出挤至不滴水为度,并保持敷料潮湿和清洁,寒冷季节湿敷还应当适当加湿。
2、贮存条件应适当,(1)含凡士林的软膏、W/O型乳膏受温度影像比较大,存放时要保持适宜的温度,室温较高时会发生成分迁移,室温较低时涂展性差。经常有病人冬天会问我们20%尿素,为什么你们的药那么硬啊?原因是存放温度过低导致的。遇到这种情况,可以适当用温水适当泡一下药膏,避免热水。
2)生物制剂如贝复济,主要成分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,应贮存在2~8摄氏度环境中,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药物疗效大幅度降低甚至失效。
3)含有机溶剂的药水(如复方曲安奈德水杨酸酊),要注意瓶塞的密闭,阴凉干燥处存放,否则溶剂会很容易挥发,甚至在瓶身周围产生结晶体,这样药效会大大降低。一般病人如果买多瓶药水时,我们都建议没有用到的药水不要打开瓶盖,阴凉干燥存放。
3、皮肤病用药时还要注意观察,一旦出现红斑样或湿疹样皮疹,且有瘙痒、头痛等过敏反应时,应立即停药或及时就医。
4、有些药物涂敷后可采用封包(即用塑料膜、胶布包裹皮肤),可显著提高角质层水量,封包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%增至50%,增加药物的吸收,并可提高疗效。比如强效润肤液应用于老年性干燥瘙痒时可采用封包提高疗效,但要注意封包时间不宜过长。如有创伤溃疡患处外用药后切忌使用此法。
5、使用贴剂如曲安奈德新霉素贴剂时,应选择无毛发或刮净毛发的皮肤,用前除去贴剂保护层,用手或手指轻压保证贴剂和皮肤的紧密贴附。换药时应适度清洁患处,清除黏附在皮肤表面的药垢后,应让皮肤适当透气1~2小时。
6、长期应用某种药物后,应更换另一种相同或不同性质的药物。在窗口有时会听见足廯患者抱怨为什么又开药水又开药膏给我?其实是因为两种药交替使用,不但可以相辅相成提高疗效,也可以减少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现象。
7、皮质激素类的药膏切勿自行长期使用。皮质激素类外用软膏在皮肤科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,对湿疹皮炎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。但是有些病人认为看过一次,可以自己买药膏来擦。其实这是不对的,过度的使用激素外用制剂,往往可以造成局部皮肤萎缩、多毛、毛细管扩张,以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。所以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,一般只需每日1次涂患处即可,且不可长期连续使用。
8、皮肤病用药时间和次数也有讲究,药水和洗剂容易挥发而降低疗效,用药次数相对要多一些,一般每3h搽一1次;酊剂、软膏作用持久,每天早晚各用1次即可;药水和药膏同时使用时,一般先水后膏;湿敷应每日数次,每隔5~10min重做1次。
9、使用药物时最好不要接触衣物和正常的毛发,有些药物比如过氧苯甲酰会导致衣物脱色。使用光敏性的药物时要注意避光,比如阿达帕林、他扎罗汀应在晚上睡前使用。
更多地了解药物使用原则,以便更合理而正确地使用外用药物,这样才能让药物发挥其应有的疗效。